[转]冯小刚回应质疑:中国没大师 谁都别装!

       小刚同志的片子一直都很喜欢,以前看他和葛优的黄金组合虽然有些单调,套路好像也是差不多,但是就像看赵本山的小品一样,就那2下而且是反复的“折磨”你,还让你望远欲穿。当然最近人家早就换套路了也证明人家是真有底料,不断在进步的好同志。下面是一段他的访谈记录,很多话语让人印象深刻。

新浪娱乐讯 进《非诚勿扰2》剧组的前一天,冯小刚在一家咖啡厅里,独家对话新浪娱乐。我们的本意是想让他回应一下《大地震》上映后,引来的种种评论和质疑,在回应 视频:独家专访冯小刚 衡量大地震标准不是哭媒体来源:新浪娱乐完关于张静初的表演和对影片本身的质疑后,冯小刚说别跟我谈电影了,我都快谈吐了,聊聊心情吧。他说,觉得自己“本来拍电影是谈恋爱的,到最后工作性质变了”。他说,当今的中国没有大师没有精英,因为这个年代不对。他说,现在简直是在浪费时间当公关英雄,“算了,淹死我算了!”但也非都是一边儿倒的悲观论调,偶尔你还可以看到冯小刚其实“雄心未泯”,他说,“我不着急,180°的视野我有,现在我的电影就是一个民兵预备役,到真正发生‘战争’的时候,马上就可以全副武装变正规军,会有很大的杀伤力。”

拍电影这个事儿,冯小刚又爱又恨。

 

谈精英和大师:这不是一个能产生大师的年代

新浪娱乐:我看这几天的报道里有一个说法,说你是中国第一个五连庄票房过亿的导演,这意味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你已经超过了很多当年仰视的人,是这种感觉吗?

冯小刚:以后可能会很多导演都做到这一点的,现在过亿都是挺平常的一件事了。我们正赶上中国电影又在是一个迅猛的市场增长期,美国年票房收入现在是680亿(人民币)左右吧,中国电影市场这个空间我觉得起码可以做到600亿或者500亿,你可以去想,还有多大的一个增长空间。今年卖5亿的电影,到了中国电影500亿的时候,就是5亿乘以5,25亿。所以我就算达到了5亿票房,这个纪录也保持不住。

新浪娱乐:你按什么在算?银幕数的增长速度?

冯小刚:对,就是这个中国的市场空间,我保守地说,美国是680亿的话,我们真的应该本土做到500亿,我觉得7、8年内,会达到这个数字。我的电影的票房,源于对观众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,这个判断如果不产生大的偏差失误的话,电影就很容易有人缘。从导演的能力上来说,我不认为导演和导演之间能差多大,但是导演对观众的判断力可就差很多了。也有的导演确实做了一个判断,他误以为这么弄大家会喜欢,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误会。

新浪娱乐:你的这种不误会,是来源于从小的经历,还是天性,还是别的什么?

冯小刚:我不知道,对我来说,这事不是一个难事,我觉得挺容易想明白的。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创作者本身,他自己和观众的想法差距很大,他决定委屈自己一下来将就观众,这也不行,带着很大的不情愿,所谓迎合。我不是什么迎合,我就是重合。

新浪娱乐:我看到有评论说,看完冯小刚的《大地震》,感觉新的大师诞生了,你对所谓大师这个说法是怎么理解的?

冯小刚:我觉得只有很不冷静的人才会说自己是大师,这个帽子戴我头上不合适。

新浪娱乐:你觉得自己不是?

冯小刚:我不是,我不是,这不是一个能够产生大师的年代。

新浪娱乐:为什么?

冯小刚:因为我们还是面对着很多的戒律,不能触碰。我不是“哗哗哗”趟河而过,而是找河里冒起来的石头,跳上这个石头,再跳上那个石头,这么着往前走。这中间深一脚浅一脚的,有时候你知道往那儿走近,但不行,这儿有石头那儿没有,就只能绕。有时候没准一条腿掉水里头了,有时候甚至整个身子掉河里了!种种可能性都有,所以我觉得,这个时代,既不可能出现大师,也不可能出现大师的作品。

新浪娱乐:所以最多只能出现票房好的作品?

冯小刚:只能出现……大众电影。

新浪娱乐:你觉得中国没有大师?

冯小刚:没有

新浪娱乐:但影评人喜欢讨论大师这个头衔。

冯小刚:我觉得哈,不用把电影神化。有的人经常说电影应该怎么拍怎么拍,什么才是电影什么不是电影,说某人看电影特专业,其实电影是什么啊?电影就是一个非常大众的艺术形式。为什么有意思?就是每个人都能参与。你说弄一个原子弹,让你评论评论这原子弹到底好在哪儿,你还真插不上话。但让你说一部电影,每个人都有发言权,都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。他的看法都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,和对生活的认识,在这上没有谁高谁低。我经常听人说精英阶层、高端人群,其实中国哪有什么精英啊?

新浪娱乐:没有人说你是精英吗?

冯小刚:那我可是很清楚,我不是,要真有那么多的精英,中国的原创力怎么那么弱啊?我觉得精英应该是非常有创造力的,是先知,是有引领作用的。你说咱们中国这100多年来,咱发明过什么啊?咱们有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吗?有诺贝尔科学奖的得主吗?其实是和这个大国挺不相称的。然后我们对当代,不管是精神文明还是物质文明的贡献,响当当的有据可查的有多少?所谓有影响力,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,不管是精神还是物质上面的,有哪些?其实都没有。那这个所谓精英阶层就是一形式,就变成学舌的了。包括中国电影,也没有精英,怎么可能说突然间拍了一部大师作品呢?曹雪芹活到今儿,你让他写一《红楼梦》,他也写出不来,这就是现状。所以我觉得大家认知的程度都差不多。我跟你说每天散在这楼里装修的民工,他们对生活的认识,他们的智慧,可能比我一针见血得多,独特性也不会比我差。他怎么应付他所处的困境,肯定也是非常有智慧的,和所谓的这些精英,没什么差别!有时候我这七绕八绕想不通的一问题,让民工来说就俩字:扯淡!是吧,谁都别装。谁都别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。

谈史诗:《大地震》远远不够史诗的分量

新浪娱乐:我看还有媒体讨论这部电影到底是不是史诗。

冯小刚:我很清楚,《唐山大地震》远远不够一个史诗的份量。我刚才说了这不是一个拍史诗的年代,所以相对来说我的落脚点可能会略显单薄,和时代大事件的关系有时候会脱开——但这是现在可以走的一条路。有时候看到一些文章,说这个电影薄弱在哪儿,说的是对的。但比较庆幸的是,其实这些说法我之前就知道,这个电影一定有这样的问题。但我们只能往这儿走,其他的路都想过,如果没有禁忌的话,我也可以把它变得非常丰满、丰厚。但是目前,我要对唐山负责,我要对公司的投资负责,所以我可以走的路,是必须被广泛接受的。

其实啊,我倒不着急,我认为180°的视野我是有的,但我更知道这边80°别看,那边50°别看,看来看去,就看中间这30°角可以看,所以电影也只能这样。打个比方,现在我就是一民兵预备役,师、团营、连都有,但是它是一个骨架子。到真正发生‘战争’的时候,马上预备役就变成一个整编师,就和正规野战军一样全副武装,然后会有很大的杀伤力。

新浪娱乐:您觉得《非2》以后的5部作品能等到这个时候吗?

冯小刚:我觉得反正时代在进步吧,再往前走,开倒车的可能性不大,应该是越往后越好吧。咱们从限制这个角度来说,现在不会比5年前限制得更紧,5年后也不会比现在限制得更紧。

谈哭与感动:有的人爹妈死了也没哭

新浪娱乐:除了媒体,还会通过什么渠道去了解观众对你电影的反馈?

冯小刚:报纸、网络还有大街上遇到的人,口口相传。主要是网络,你看微博(http://t.sina.com.cn)就可以看出来,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,这大概有一个比例。倒没去数,大概是8比2。10个人里可能8个人是喜欢的,两个人是不喜欢的。其实我觉得这个比例就算是5个人喜欢5个人不喜欢,都非常高。因为心里堵得慌也可以往你这撒撒气,但是夸就会觉得确实有必要夸才夸。

新浪娱乐:大家特别爱讨论的就是“你哭了没”,哭是一个衡量大地震的有含金量的标准吗?

冯小刚:我觉得衡量它的标准就是观影人次,有多少人去,我觉得这是最过硬的。

新浪娱乐:也有人说,《唐山大地震》只是催泪,并不感动。

冯小刚:流眼泪有很多种,比如说你手被门掩了一下你疼会流眼泪,你抹了风油精也流眼泪,演员演戏哭不出来,使劲儿盯着灯芯最亮的部分也会流眼泪,迎风走你都会流眼泪。当然还有一种是伤心、痛苦。所以大致可以把流眼泪分成一种是心里来的,一种是外部物理刺激。就《大地震》来说,电影院里头,没人挨揍,没人打针,也没人掩了手,也没撒风油精,这些刺激都不存在,所以有的人说“只有眼泪没有感动”,这个不太成立,咱们可以试试,找100人关在黑屋里头,你给讲一事儿,把大家都弄哭,但是说没感动,那我就觉得太佩服你了!把观众都弄成演员了!我倒同意有的观众说“我不感动我没哭”。别说一部电影了,有的人爹妈死了也没哭啊。他不哭也不见得不孝顺,他就是善于克制。所以我可以说,没有哭也不见得不感动,但是哭了一定是因为感动了。

谈张静初的表演:换一个人来也这样。

新浪娱乐:对于张静初的表演,我看到很多诟病,觉得她的表演弱了。就我个人来说,一个很简单的衡量是,按照年龄和经历,我觉得看电影的时候,我应该跟着她的情绪走,但事实上,我整个情绪却是被徐帆带着走。我其实觉得张静初还是会演戏的,她是不是太紧张,太想演好了,思想负担重?

冯小刚:我觉得静初非常地努力。说实话,方登(张静初饰演)这个角色,本来就被两个演员分担,她(本身)就吃了一个亏,然后剧本在李元妮这条线上,张力大,台词实在,事儿也实。但在静初这条线上,相对薄弱,演员容易吃亏。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导演应该给她一个中肯的评价。就目前的这个情况来说,张静初能够把这个角色完成成这样,实属不易。

新浪娱乐:你满意吗?

冯小刚:我满意啊,我不满意我会跟她说。她今天做成这样,换另外一个人来,也是这样。

新浪娱乐:如果是剧本的问题,那为什么她这条线会写得薄弱呢?

冯小刚:把方登养父养母设定为军人这个身份,就已经让编剧不敢撒开了写,因为毕竟审查的时候是要听总政的意见的,所以写这人就偏正面的多呗。同时,这个家庭必须不能有太多的问题。人和家庭都必须正面以后,编剧会有很多的顾虑。这个顾虑就导致本来可以写的很多东西,就给舍去了。比如张静初为什么不回家?父亲内心的冲突到底在哪儿?要是可以撒开了写,我马上就可以给他非常充分的理由。最后张静初再带着自己的女儿回家的时候,和父亲的那种和解,就会非常的感人,非常结实。

新浪娱乐:那你为什么要把这个家庭设定为军人家庭呢?

冯小刚:我对部队非常有感情。我们国家自然灾害非常多,部队也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。再加上我原来那么多年当兵,而且军队对唐山人是绝对有恩的。而且我地震的部分又没有更多的篇幅去表现部队,所以我就更愿意在主人公里加一个军人家庭,让大家能够感觉到军人的善良。

新浪娱乐:就是说你感性的一面占了主导?

冯小刚:多种因素组合吧。就算不是一个军人家庭,我又能怎么写呢?说不定最后还会损失我对军队的感情。比如说,我就给写成一个老百姓家庭,有些大家都知道的共同记忆的大事件,张静初作为一个学生,她是否会裹挟在这个大的事件之中?作为父亲在这个时候会对孩子有怎样的保护?也许这个孩子会和自己的父母辩论,而父母会告诉她你涉世不深,一定要听我的话,千万不要掺和那些事儿……我想过因为这样的冲突造成的静初的离家出走,跟养父养母情感上的隔阂。你想改革开放30年我们走过的这些路,是有一些点,可以辐射到每一个家庭里面去,甚至在家庭内部制造很大的冲突。如果这样去弄的话,电影会变得更丰满一点儿,也会帮助到演员这个角色,比现在更准确更有劲。但我兜不住这些,对不对?

新浪娱乐:传说中张静初和李晨有姐弟相见的戏,拍了又删掉了,说是因为演得不够好?

冯小刚:没有,没拍。第一我觉得这一部分观众是可以想象的。另外母女相认和姐弟的重逢挨得太近,这个电影的核心是后面的母女的和解。所以要抓住这一点,给它预热,不能把能量分散了,之后两场戏都毁了。

谈冯小刚之累:算了,我淹死得了

新浪娱乐:你说过不太喜欢现在工作的娱乐圈,很累。

冯小刚:不是说我受够了,而是我觉得很多事儿不对。比如说很多投资的老板就认为,一个刚入行的孩子,冯导演你只要用他他就一定红!怎么可能呢?他不是这块料,我也不是金手指!不用把演技说得那么神,一个演员还不能很自然很真切地演出一个角色来,但已经是媒体的宠儿了,很红了。经纪人制度,其实也是一个挺讨厌的制度,一演员什么都不是也得跟一助理。我看着这些事时候我觉得,不喜欢。这些现象其实还有很多。

新浪娱乐:你说的都是别人,你自己呢?我觉得有时候,你做的很多事情都超出了一个导演需要做的范畴,例如说所谓的平衡各种各样的关系。

冯小刚:人吧,年龄越大,越向往简单。但是我所处的影视圈,是越来越复杂,所以我有抽离的欲望。我觉得不光是我,每一个现在还在站在那个焦点中间的人,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一种想法,然后也会感叹——这样的想法是很奢侈的。举一具体例子,电影拍出来了,最好导演也别说那么多废话,就是交给观众看,观众觉得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,说再多话都是无济于事的。然后精力马上投入到下一个创作里边去,也不用那个,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关系,或者说,让我说一回就行了。这点有时候我挺羡慕张艺谋的,你看他的电影出来,他很少四处说去。

新浪娱乐:但是《三枪》他说了很多。

冯小刚:跟我比差得多了!我现在面对的是个什么情况呢?所有的人,我都得面面俱到地去说。最后这“说”已经变成是什么了呢?变成了别得罪人了!你跟他妈的A说了,你他妈的就不能跟我们B再说一遍啊?怎么着,你是觉得A比我们厉害?我赶紧说,哎别别,一样的啊,我再跟你说一遍。我要不说就变成,“行,你不说行,我要说那可就是不好听的话!”这一切,实际上,超出了导演的工作范畴,最后我也是心力交瘁。所以当遇到这种时候,我有时候就是在会问自己,你是不是浪费了好多时间在做这些公关的事儿?最后就变成了一个公关英雄?其实我觉得这应该是制片公司老板做的事,导演就应该专注于工作,因为我不是靠说话来说话,我是靠作品来说话。我不知道别人,我就觉得自己有时候,有点儿像一鸡,本来拍电影是谈恋爱,是我跟电影的恋爱,但怎么最后身份变了,工作性质也变了?但这种局面是我无力改变的。我能做到的,要不然就在这里头奋力地游泳,因为我还有一个野心,不行,我得游!我得游到那边去!要不然就是非常消极的,看哪边近,往哪边游了赶紧上岸,再不行就是说,算了,我淹死得了!

这对我内心造成的影响是非常负面的,我现在的心情是悲观大于乐观,而且随着片子拍得多,年龄往上长,悲观的情绪会越来越强烈,无可奈何。我还算好的呢,有时候我性格使然还挣巴两下,叫两句板,还想说一理,我觉得像张艺谋,他都懒得说这理了,你想当一个人他不生气的时候,那他得多麻木啊,他得让自己变得多么地麻木,才会懒得生气,懒得解释,懒得较真,懒得讲理了。

谈微博:起码帮你认识一半的我

新浪娱乐:你是不是访问做得都想吐了?

冯小刚:影片上映前15天,我在公司的安排下,开始和各路媒体接受访问,影片上映前10天开始我带着演员上路,走了10天去了9个城市,我回来这电影上映,在这期间,一直说,一直说到昨天,昨天我连续说了5个小时,《锵锵三人行》2个小时,《面对面》仨小时。今天跟你说完算是完事了,我明儿要到剧组拍戏去,我要再在北京呆着,还得说。其实采访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,关键是反复说一个话题,我痛苦啊!我知道这个躲也躲不过去,这是我合约里的一部分,但是每一次到差不多结束的时候,我基本上是崩溃的边缘,都会想:哎哟我操,要不然不拍电影了。

新浪娱乐:你可以今后通过微博表达自己的观点。觉不觉得微博挺适合你玩的?

冯小刚:对,其实那时候是真正的我自己,剩下的所有的访问都是我代表着一个项目在说话。你们那微博上,是真正的我自己,没有人要求我在微博上干什么。我没有这样的负担,我是说我想说的话,有感而发。

新浪娱乐:会看全部的评论吗?

冯小刚:全看做不到,我觉得这玩意儿特别快,跟传销似的。一瞬间100多条就来了,我就大概浏览一下。

新浪娱乐:在微博里看到比较有意思的评论是?

冯小刚:有,挺好玩的。你像我转述韩寒杂志上那个事儿(冯小刚曾在新浪微博上转述韩寒杂志上一篇小说的主要内容),有一个人写了一评论,我一眼就看见了,他说:女人做了母亲就变天使。这句话就让我觉得特别智慧,而且有温度。我最近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词汇,“温度”,我老用。评价一事儿吧,我就说:这事儿有温度,这事儿没温度。有温度都对,没温度都不对。

新浪娱乐:那你怎么形容自己现在整个工作的状态?

冯小刚:就是说我一旦投入到下一个摄制组之后,我觉得我就都对了,一旦宣传开始又全都不对了。其实我得说好多言不由衷的话,但是也只能这样。所以我希望大家要想认识我,就看我的微博,起码帮着你认识一半的我,另一半的我,你们不需要认识。

新浪娱乐:有没有看到特别无理的人,谩骂式的评论?

冯小刚:我觉得还真是挺少,我就看到过一次,就是骂人骂得好像很生理卫生那种,剩下的那种骂都不叫骂,我阅读评论的时候很好玩,其实我想知道我说了一段话,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理解和看法。然后当我看到有的时候有的人,被我说的话气得简直是暴跳如雷的时候,其实我也是有快感的。

etzzy

希望50年后它依然存在,让我感觉我一直在做一件稍微有点cool的事情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扫一扫,分享到朋友圈

[转]冯小刚回应质疑:中国没大师 谁都别装!
返回顶部

显示

忘记密码?

显示

显示

获取验证码

Clo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