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前几课的练习中,我们围绕光线、构图、角度、色彩等基础知识,把静物影像的一些入门要点都分享给了大家。掌握了这些,虽不能保证你的图片会令人过目不忘,但至少总体上可以做到和谐舒适、表达清晰。就像学生学写作文,四平八稳的一篇文章里,如果偶有金句点题,那总体就是佳作了。在接下来的课程里,我们就一起来努力寻找这些”金句“,思考下如何让你的作品更动人。
问世间万物,什么东西最能打动人心?我的答案是:“情感”
所以第七和第八课的主题,便是“如何用影像来引导读者的情感”
静物影像,最能打动人的,便是那个”静“字。何为”静”呢,看着眼前的画面,仿佛感觉时光静止(第七课),空间静谧(第八课),看得读者心也宁静下来。
大家小时候一定都玩过一个叫做“一、二、三,我们都是木头人”的游戏。(回忆一下这个游戏的场景,追打嬉闹中的孩子们在一声令下后谁都不许动,没有做到的小朋友便会出局)而要让时间静止下来,我们用的是同样的原理。那个喊“一、二、三”的,就是你的快门。
照相机具有把时间无限分解,并从中选取一帧画面记录的功能。(比如无敌兔相机快门速度可以达到8千分之一秒)去拍摄、去抓取那些动态中、变化中的画面,你就定格了时间。简而言之,就是“动中取静”。
这样的照片之所以吸引人,是因为人们总会对“超现实”的景象兴致勃勃,而将时间静止原本就是一件”超现实“的事,在现实中,刘翔摆动着流畅的步伐、稳稳地跨过一个又一个栏杆,而照相机可以定格下他双腿跃过栏杆的瞬间(好似漂浮的超现实一幕),让你长久凝视(而在现实中,你的肉眼无法凝视这定格的一幕)在现实中,你会看到海浪翻滚、奔涌不息,而照相机可以把那浪头高高抬起的一幕定格下送到你的眼前,而”生活常识“则会在你脑海中一遍遍上演浪头落下又卷起的场面,你脑海中的”动态场景“和眼前相片上的”静态定格“产生了鲜明对比和拉锯,由此,”静“便格外突出,时间静止的感觉也会在你心中油然而生。
这其实,是一场利用读者的”生活常识“而制造的影像幻觉,从而带来”时间静止“的错觉。我们来看几个例子。
1、这是一个汤从勺子中滴落的场景,是一个动态中的画面。在看着这个画面时,读者往往脑海中会浮现出汤水动态流淌的幻想情景。而眼前的画面事实中,一切却都是停滞的、无声的(没有汤水滴落的声音),在这样”幻觉和事实“的对比下,静止的感觉就尤为突出。(大家可以看图自问,你的脑海中是否浮现了汤水滴落的动态场景,就像你从小到大每一次喝汤时看到的场景一样)
2、有了上文的例子,下面这些图片就无需解释更多了。同样的道理。
3、看过了水柱,我们再来看另一个在餐桌上常见的动态画面。袅袅上升的烟气。在大家的常识中,烟气总是飘飘忽忽,转瞬即逝的。所以看着下两图,脑海中会不自觉产生烟气摇摆上升的幻觉,这幻觉又与画面静止的事实产生了拉锯,拉锯间,这时间静止感又尤为突出。
今日关键词:静止感
去捕捉那些动态的,转瞬即逝的画面,再利用读者脑海中对于这些画面的熟悉而产生的幻象,从而给读者造成“时间静止”的错觉。
今天讲的内容比较抽象,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。再换一种比较浅显的表达方式。大家可以看到,今天举例用的对象一是液体(汤、牛奶)、二是气体(水蒸气)。我们再来想一下,“把时间静止”是不是又可以称作“把时间凝固”呢?
细看“凝固”二字,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,让液体、气体在画面里看起来像固体一样。液体、气体往往是性状不稳定,不停变化的,而固体则是静止不动、看得见摸得着的。在现实中,我们无法用肉眼做到所谓的“凝固”,而有了相机的帮助,我们可以轻易凝固牛奶、凝固油烟、凝固溪流、凝固火焰,在这样的过程中,你也就完成了对于时间的凝固。